作为俄罗斯现役最强的战斗机,苏35是国际知名航展上出尽风头的明星演员;特别是不久前中俄签订的24架苏35的采购合同,更是让苏35成为国人关注议论的焦点。苏35的中国之旅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和质疑,有的人认为在歼20、歼16已经开始列装的情况下,采购苏35纯属浪费资源;也有人说苏-35的引进挤压了原本属于歼-11B的最新改进型歼-11D的订单,歼-11D因此而被迫下马了。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的过激言论,军队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并不是简单的擂台PK赢家通吃,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功能定位、效费比等综合因素;不能因为有了某一款技术指标更高的装备,就想当然地认为其它装备没用了或者不行了。苏35是单座重型四代半偏空优型战斗机,歼20是单座重型五代空优战斗机,歼16是双座重型四代半多用途战机,在任务分工上各有侧重,我国进口苏35和自行生产歼20歼16并无直接冲突,真正与苏35功能重叠的国产战机是沈飞正在研制的歼11D。 歼11D的诞生颇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歼20歼16的首飞时间为2011年,FC31的首飞时间为2012年,而技术含量相对并不算突出的歼11D直到2015年才姗姗来迟地飞上蓝天。由此可见,尽管中国军方在全力推进五代机项目的同时,依然决定发展一款单座重型四代半空优战机,但是作为项目承担方的沈飞却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力争在五代机项目上占据一席之地是沈飞不懈追求的头号目标,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前途;现有的歼11B、歼15、歼16订单也足以让沈飞的产能吃饱。因此地位尴尬的歼11D自然不受重视,研制进度大大滞后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首飞,2011年开始在俄军服役的苏35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中国军方的视线,比起似乎有些遥遥无期的歼11D,苏35除了在发动机、飞控系统、机体结构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成熟度更高“拿来就能用”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甚至有传言说,在24架苏35的合同之后,中俄还有可能签订后继订单。感受到了危机的沈飞当然不会坐视自己的市场份额被毛子抢占,根据最新曝光的卫星图片显示,有多达5架的歼11D正在阎良基地非常低调地紧张试飞,种种迹象表明该型战机的研制工作加速推进,服役前景大为改观。 由于应用了我国20多年来消化吸收苏27的一系列最新成果,特别是有了歼16的成熟经验,歼11D的综合性能更上一层楼。比如:换装了14吨推力带FADEC的太行改发动机、超大口径有源相控阵雷达、全玻璃化座舱+头盔显示器,搭配了最新一代的PL10、PL15、PLXX近中远程空空导弹,增加了空中受油能力和远程对地精确打击能力等等。歼11D除了没有矢量推力发动机导致机动性谦逊于苏35以外,雷达、航电、武器均占据优势,堪称与苏35针锋相对的最强竞争对手。 一般一款新式的3代机,用于试飞的原型机数量为6架左右,5架歼11D的同时出现表明(另一架负责静力测试的不在),其距离服役已经不远了。通过打败苏35来向中国军方证明自己的实力对于沈飞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假如歼11D的研制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不仅苏35的后继订单前途不妙,沈飞的FC31项目也可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但是如果歼11D最终不能达到预期,那么要想在五代机领域能够有所作为的可能性也就相当渺茫了。总而言之,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沈飞能不能好好把握了。 作者:利刃/晨言无语 |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1-26 16:35 , Processed in 0.034607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