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官方发布的消息,日前,由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自主研制的红外抑制装置,已于近期成功通过了鉴定审查。研制中,直升机所进行了大量的环境适应性摸底试验、耐久性摸底试验和地面联合试验机试验,大量试验数据表明,该型红外抑制装置的寿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而言,这类直升机专用的红外抑制装置,其适用对象主要是武装直升机这类作战环境比较危险的机型。而直-10作为我国陆军航空兵现役的主力武装直升机,将成为这项技术的首选装机对象。 (直-10武装直升机将成为红外抑制装置的首选装机对象) 众所周知,在被称为"树梢杀手"的武装直升机眼中,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面对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高射火炮和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这当中,尤以采用了被动红外导引头的单兵防空导弹对武装直升机的威胁最为严重。 因此,针对单兵防空导弹的防御,自然而然成为了各国武装直升机在考虑战场生存性时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以及红外干扰弹以外,可以显著降低直升机红外辐射的红外抑制装置,也属面对单兵防空导弹时,武装直升机身上一张极为有效的"护身符"。 (美国陆军AH-64D"长弓阿帕奇"标配的发动机红外抑制装置) 在具体原理方面,红外抑制装置主要是通过吸入温度较低的空气,与高温废气混合后排出,以达到降低废气温度与发动机红外辐射特征的效果。而整体红外辐射特征的降低,可以使直升机在使用红外干扰弹与机动规避来袭导弹时,更容易导致敌方导弹丢失目标。 据相关资料显示,一些武装直升机在为发动机配备红外抑制装置后,可以将其红外辐射量大幅度降低60-80%。而那些经过红外抑制装置处理后的发动机废气,其温度甚至低到了不会将人烫伤的地步。 (在没有红外抑制装置的情况下,发动机的红外特征十分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直-10武装直升机在早期的原型机试飞阶段,就曾装备过简易的发动机红外抑制装置。不过由于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直-10因为PT-6发动机禁运而被迫修改设计时,死重较多且效果不佳的简易式红外抑制装置最终被取消。 而此次新型红外抑制装置的卷土重来,意味着我国在此项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的同时,直-10被人诟病已久的发动机功率不足的缺陷,也已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毕竟若是没有一台动力充沛的发动机,就算是用上了这项技术,也将严重影响到直升机的续航与机动性能。 (直-10原型机上安装的简易红外抑制装置在之后被取消) 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不久之后直-10的发动机红外抑制装置到位,加上此前曝光不久的导弹逼近告警设备(MAWS)与复合装甲的运用,能使得直-10在针对单兵防空导弹的告警和防御水平,向"阿帕奇"、米-28、卡-52等重量级对手看齐。 此外,红外抑制装置的运用也不仅仅局限于武装直升机,这项技术同样也在通用直升机与特种直升机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运用前景。总之,该项技术的研发与装备,将极大提升国产直升机针对红外制导导弹的防御效能,并进一步提高它们的战场生存能力。 (直-10ME的告警防御系统已基本完善,红外抑制装置能助其生存性更上一层楼) 当然,对于直-10武装直升机而言,红外抑制装置这个"护身符"的出现,除了我国航空工业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有关以外,更是和其配套涡轴-9型发动机的增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从近期曝光的直-10ME等改进型号身上就不难看出,在其防御系统与防护能力得以补全和加强的背后,都是以发动机升级为基础。 可以说,一旦动力系统的短板被补全,那么未来的直-10身上,将要出现新型配套设备肯定不会仅限于红外抑制装置这一种。包括毫米波雷达、光电干扰机、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在内,还将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们。(利刃/QG) |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1-26 01:46 , Processed in 0.029946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