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简称南沙)是中国很特殊的一块领土。它的特殊在于:一是成因与组成:它是大海中一群由珊瑚的骨骼组成的岛、环礁、水下暗沙、沙洲等;二是位置:在中国南海的最南端。离海南的三亚市尚有近千公里的距离,坐船到那里最快也得几天几夜。然而它离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很近,因此这些国家说南沙群岛是他们的。国内也有人缺乏自信,因为从全国地图上看,这些珊瑚岛似乎到了人家的家门口。为什么南沙属于远在千里之遥的中国,而不属于近在百里的周边诸国。 为什么只有海南渔民闯南沙呢? 在近代西方人的书刊中,能找到许多海南渔民在南沙群岛上打鱼和生活的记载。英国海军所编的《中国海指南》的几个版本都有这样的描绘:安波岛上发现陋屋之遗迹,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岩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船于每年12月或1月东北风起离海南,第二年6月西南风起时返。 1930—1933年法国人入侵南沙九小岛时,也承认各岛上只有华人居住,别无他国人。一家法国杂志记述:法国炮舰“马里休士”号测量南沙的南威岛时,亦见各岛上全是中国人。当时南子礁有7人,中业岛上有4人,南威岛上有4人,南钥岛上有中国人留下的茅屋、水井、神庙等。 类似的报道还有许多。总之,南沙群岛上过去只有中国海南的渔民,没有别国的。 为什么只有海南渔民远涉重洋,不惧惊涛骇浪地去独闯南沙呢?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的所为?他们这样做能持久吗? 潭门渔民的劳作使南沙属于中国有了根据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仅是离得近的周边国家的渔民不去南沙,就是在中国的海南岛,也是离得近的地方的渔民并不去南沙,反而是离得远的地方的渔民去。因为在闯南沙的渔民中,以海南岛琼海市所属的潭门镇的渔民为主。潭门镇在海南岛东海岸的中部,离南沙的距离比海南南部的一些地方要远许多。万宁、陵水、三亚这些地方到南沙的距离都比潭门镇近,至少近100多公里。看来距离近并不能决定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前往和占有。 南沙群岛是中国的。这个事实的形成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我们的祖先最先发现了南沙群岛。这样的记载在典籍中处处可见,三国时康泰在《扶南传》中说:“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磐石,珊瑚生其上也。”这是第一次提出“珊瑚洲”这个概念,无疑“珊瑚洲”即今天的西沙、南沙一带的珊瑚岛礁等;宋代的《宋会要辑稿》记:“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洋或深或浅,水急滩多。”这里第一次提出“石塘”这个概念。这是对西沙、南沙一带的环礁的命名。西沙、南沙的珊瑚岛礁就地貌类型而言,绝大多数都是环礁。所谓环礁是由一圈珊瑚礁围成的一个环状的区域,中间是一个潟湖,与水塘很相像,因此称之为“石塘”可以说是十分贴切的。非亲眼所见,绝难提出如此准确的命名。 毫无疑问,南沙群岛是我们祖先最先发现的,但是发现并不能说明它们归我们所有。 真正使西沙、南沙群岛归属于中国,使中国获得了所有权的根据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中国海南的渔民,尤其是潭门镇渔民在那些珊瑚礁所构成的岛屿、暗沙、沙洲及潟湖中的劳作使南沙属于中国有了逻辑的根据。潭门镇渔民独特的渔业作业方式维系了他们在南沙的生活和生存,使他们在南沙的存在能够持久。 生死未卜的船难,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奇遇 潭门镇的渔民到南沙去捞海参、拾海贝这种独特的渔业作业方式的产生也许出于偶然。也可能他们过去也像其他地方的渔民一样在近海撒网捕鱼,直到有一天出海,他们迷失了方向,或者是一阵台风,将他们吹走,吹到了南沙群岛。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在南海盛行季风,每年冬季10月至来年2月,为东北季风劲吹的季节。这时海南的渔民出海,很容易被季风吹到南沙群岛。 想象一下,被台风吹到南沙或迷路误入南沙的渔船上发生的事情吧。船搁浅在那里,他们忽然发现这是一个小岛,周围是珊瑚礁围成的一个潟湖。潟湖清澈见底,外面白浪滔滔,湖内却是风平浪静。潟湖内的海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好像来到了海洋博物馆。海参有十几种:方柱参、黑乳参、二柱参、绿参、梅花参、花刺参其中梅花参体积大得惊人,一般60—70厘米,最大的可达90—120厘米;鲍鱼紧紧地附在礁石上一动不动,马蹄螺、凤尾螺等在色彩缤纷的珊蝴丛中蠕动,这里的贝类可达几十种;海龟、玳瑁则乘着黑夜缓缓地爬上沙滩,在沙滩上挖洞产卵,一次能产100多枚岛上有树有植被,他们挖井,竟找到了淡水。本来一场生死未卜的船难,现在却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奇遇,他们好像来到了桃花源。接下来的生活可以想象,他们在岛上练就了一套新的渔业生产的本领:他们能潜入水中把藏在礁石缝隙中的海参、鲍鱼抓出来;他们在潟湖捞取一个个巨大的海贝,把贝肉晒干;他们夜晚悄悄出去捉海龟 当他们遇到渔船得救时,他们已经喜欢上了这些珊瑚岛礁。他们回去时,在岛上捕获的海物,让他们卖了好价钱,这又驱使他们主动地重返那里。想想《世说新语》中的石崇炫富,炫耀的是一株株珊瑚;南京博物馆的一件一级文物是一个鹦鹉螺制作的酒杯;以及中国人对海参、鲍鱼的推崇,我们就知道了这些渔民重返南沙的动力有多强了,因为这些东西都产自南沙群岛。于是偶然成了必然,避难成了生产。一旦一件事情形成了商业运作的模式,有了利润,这件事情就能很好地持续不断地运行下去。 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他们不去谁去? 上苍也很帮忙,南海的季风冬天把他们吹去,夏天把他们带回。 长此以往,传统就形成了。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代代相传,绵绵不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给南沙的一个个岛屿、暗沙、沙洲都一一命名。有按地貌形态起的:眼镜铲(南沙司令礁)、铁链、裤裆、鱼鳞、牛轭有按海产命名的:墨瓜、赤瓜,瓜是海参的意思 不要小看这些命名,命名是最先接触打交道的证明,万事从命名始。据说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时,想把南沙说成是越南的,后来失望了,因为他们发现越南的渔民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小岛的名字。 远隔千里航行的导航需要,乘着季风往来的不确定性,都迫使他们制定详细的路线图,因此在渔民间一个在南沙捕捞作业的路线图产生了,那就是《更路簿》。这本海南渔民去南沙捕捞作业的“圣经”有十几个版本。一本《更路簿》对南沙属于中国的证明作用,胜过千万本典籍和文件。 至此在南沙群岛生存下去的一切因素:传统、航海技术、造船技术、产品市场这些因素都为海南潭门镇的渔民准备好了。他们不去南沙谁去? 周边国家的渔民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而不是其他国家的。 |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1-26 01:29 , Processed in 0.031595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