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强军战网 首页 环球军事 查看内容

越南人捡到了我国最先进的神秘鱼雷?别扯了

2018-12-20 10:51| 发布者: 88528| 查看: 645| 评论: 0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席亚洲】

今天越南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图片称,富安省的渔民在海上捞到了一枚鱼雷。从这枚鱼雷的外形看,这是一枚中国的鱼雷——相关流言马上出来,说这是中国此前从未露面的最新型神秘鱼雷,“完了完了,新鱼雷被越南人捡到我们没有秘密了”……什么的……

其实呢……这就是一枚磕掉了螺旋桨导管的鱼-6。


越南人捡到了我国最先进的神秘鱼雷?别扯了


越南人捡到了我国最先进的神秘鱼雷?别扯了


从主要外形特征来看,这就是一枚鱼6,动力系统是导管螺旋桨

越南人捡到了我国最先进的神秘鱼雷?别扯了


鱼-6鱼雷

越南人捡到了我国最先进的神秘鱼雷?别扯了


鱼-6是目前我军潜艇部队的主流装备,打得多了,丢掉一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了,鱼-6这种水平的鱼雷呢,全世界能造的国家数量也就6家而已,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 日本和瑞典。相比之下,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同样算得上外贸市场上搞潜艇的“大国”其实都没那技术。

那鱼-6哪里厉害呢?厉害在动力,它的动力系统是一种封闭式涡轮机,驱动涡轮的是燃气,燃气的来源呢,是一种自带氧化剂的燃料,也就是奥托燃料。使用奥托燃料的热动力鱼雷的原理其实和火箭有点类似,奥托燃料在燃烧室内发生化学反应,推动涡轮机,产生的动力驱动鱼雷前进。

运用这个原理,可以制造直升机、水面舰艇发射的小型反潜鱼雷,也可以制造潜艇使用的重型鱼雷。

而鱼-6就是属于重型鱼雷。

我国的鱼雷发展也有很多传闻和故事,尤其是关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在南海捞到美国人MK.46轻型反潜鱼雷,并通过逆向研究掌握热动力鱼雷的故事——但其实呢……当年我们是和美国人签协议正经引进了MK.46鱼雷相关技术的,捡到鱼雷只能说是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助力吧。


越南人捡到了我国最先进的神秘鱼雷?别扯了


英国“剑鱼”(也有译旗鱼的)鱼雷

越南人捡到了我国最先进的神秘鱼雷?别扯了


因为航速比MK.48这类鱼雷鱼雷有很大的提高,新一代鱼雷的推进器当然不可能再沿用导管螺旋桨,图为英国剑鱼鱼雷的泵喷式推进器,结构已经很复杂了。鱼-10的推进器也不会比这简单

我国在鱼-6出来前,还有鱼-5和鱼3两种较为先进的潜艇用重型鱼雷,其中鱼3是电动自导鱼雷,相当于苏联70年代技术水平,鱼-5是第一代使用热动力的线导重型鱼雷,但是只能攻击水面目标,不具备反潜能力。因此我军早期的潜艇需要同时携带两种鱼雷,直到鱼-6的出现。

当然鱼-6也不是我们最先进的鱼雷了,目前该型鱼雷基本已经成为我海军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标准装备——现在鱼-5和鱼-3基本也已经不装备了。

鱼-6之后呢,我国还研制了鱼-10,鱼-10的先进之处在于采用了和英国“剑鱼”相似的三组元燃料技术。所谓三组元燃料,是因为奥托燃料虽然自带氧化剂,但实际上氧化剂不足,导致燃烧后其实还有残余燃料无法利用。为了提高燃料利用率,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让鱼雷携带一部分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和燃料一起注入燃烧室去烧,但是呢,这样一烧起来,燃烧室温度太高了,现有的材料无法承受,所以还需要混入海水来降温,这样就成了所说的“三组元燃料”技术。英国“剑鱼”的发动机燃烧室温度可以控制在1500℃,因此其射程、航速性能也比美国MK.48鱼雷有了很大提高,50米深度巡航为28节/100千米、50米深度攻击为70节/26千米、900米深度攻击为55节/40千米。

而相比之下,鱼-6采用的是更接近于美国MK.48鱼雷的技术,性能我们在这里也且比照MK.48说(因为毕竟涉及到鱼雷的东西,密级都很厉害),大概是55节航速时射程38公里,40节航速时射程50公里,从这里也可看出,在射程,航速方面,鱼-10比鱼-6的优势是可以用“代差”来形容的。

而今天鱼-10在水声电子技术方面,当然也比鱼-6有更大的进步。

所以,虽然被越南人捞到鱼-6——最有可能是我军潜艇在附近进行操演,发射的鱼雷未能有效回收,漂流到越南那边去了——肯定是一起相当严重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对我们的损失也没什么。

越南人自己没有能力对这枚鱼雷进行逆向研究——就算它可能把这个鱼雷交给美国、俄罗斯、或者印度,他们也顶多只能了解我国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鱼雷的相关信息。

这事吧,也不能说不严重,因为毕竟这枚操雷看起来还挺完整,很可能引导头设备没有严重损坏,可供逆向分析。

不过事情不算糟糕,因为毕竟这不是我们最新的鱼雷了。

嗯,就是这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
精彩导读
军事快报
关注我们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1-23 15:18 , Processed in 0.029459 second(s), 1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