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是我军重点发展的新质作战力量,其中陆军特种兵是我军特战力量构成中的主体。 根据报道,陆军特战旅如今已经成为新集团军内的“标配”,13个集团军“人手一个”,同时在新疆和西藏军区也各配置了1个特战旅,除了这些特战旅之外,陆军可能还有部分更精锐的特战单位。 100万陆军配置15个特战旅,说多似乎也不多,说少似乎也不少,那么到底是多是少呢?这得看标准如何了。 如果您心目中特种兵的标准是SAS、三角洲这个级别的话,那么15个旅自然不少;如果您心目中特种兵的标准就是现代化精锐轻步兵的话,那么15个旅自然也不多。 不过实际上特种兵到底该是如何的?各个国家、各支军队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偏重于精锐化的SAS路线,这种路线必然是少而精;有的是略微大众化的,那么自然铺开的摊子也会大点。 为了稳妥点,更多国家走的是摊子也要,精锐也要的路线。也就是保有一定规模的普通特战部队及打造少量的精锐特战部队。 从目前来看,我国武警部队特战力量应当是走着这个路线。那么解放军,尤其是陆军特战部队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众所周知,解放军陆军长期以来是军队的主体,战功也大多是陆军取得的。在陆军无数的战例中,有不少作战可归属在特种作战门类下,当然了打出这些漂亮仗的大多不是专职的特战部队,而是侦察兵。 上世纪80年代末,原广州军区组建特种大队,之后各大军区纷纷效仿,海空军甚至二炮也不甘人后。因此,在我军中正是出现了现代化特种部队的编制——特种大队。 当时一个大军区或是一个大军种才打造一个特种大队,人员选拔堪称残酷,资源支持堪称慷慨(横向比较),特种大队自然是精英云集,装备精良(横向比较)。从定位或者从级别上来说,特种大队可看作是我军版本的SAS。 当然了,由于器械和理念的差异,两者具体构成和使用上还有极大差异。我觉得特大时期的我军特种兵与《士兵突击中》展现的A大队有几分相像,当然相像而已,不完全一样,至少全军官化是不可能的。 特大存在了有约20年的时间,之后经历了改编为特战团,特战团又扩编为特战旅的经历。其实大队本就是团级建制,改特战团倒没什么,关键是改旅。 旅,这个编制不算小,主流的步兵旅约有5000人之众。很多人觉得你这算啥啊,精锐化的特战你搞这么大算几个意思? 其实,特战的旅跟步兵旅还不一样,根据官方报道其人数只有普通摩步旅的一半,2000多人!这其中还有不少是支援保障人员,并非特战队员,作战人员的话主要就是4个特战营——可能比团的时候扩编了一个。 多一个特战营就改团为旅肯定是不可能的,团变旅的背后是保障跟技术力量的增强,比如无人机大队、特种技术队的强化,甚至在我特战旅中还有火力支援分队。 对于特种作战部队而言,不要光看一线的战斗员,其背后支持的体系其实更为重要,旅级支援的强化虽然谈不上战略级,但是至少比没有强。 不过情况也有所变化,那就是当老牌的几个特种大队扩编为旅的时候,军区独我一份的“特殊地位”也在消失,因为更多的特战旅出现了,如原12集团军特战旅和原16集团军特战旅。 这哥俩前身是正牌的摩托化步兵,一口气要改成特战旅压力很大啊,人员去留不说,装备缺口就受不了,毕竟你老步跟老特行头可不止一身猎人迷彩的差距。所以新特战诞生之初连高精狙都没见过,得向老牌特战借用的尴尬事儿。 当然了,困难归困难。尴尬归尴尬,军队是讲时间和效率的。3年,3年后,战斗力必须生成。 靠着老步兵的底子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两个单位都如期通过了战斗力验收,甚至在部分比武中力压老牌特战;甚至在编成内一步到位出现了现实版的“026仓库”——百人突击队。 原16集团军特战旅的“百突”绰号“血狼”,原12集团特战旅的“百突”绰号“飞虎”,当然,老牌特战旅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特中之特。 这一狼一虎和更多“虎狼的出现说明了一个问题:我军特战部队认为自己需要更精锐的作战分队。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想一下,那就是现有的特战旅分队有些平庸化。 相对于特大时期军区内“一枝独秀”,到后来一个军区内数个特战旅的变化,从资源投入上来说,此时的特战旅自然不会像之前的特大时期那么优先,简单说,以前一锅饭一人吃,现在是一锅饭俩人吃,这情况自然不一样。 而随着军改的深入,特战旅的家族再次扩大,变成了文章开头15家特战旅共存的局面,新特战的来源是摩托化步兵、侦察兵和原特种警备团的成分,有了之前摩该特的经历,相信新部队形成战斗力问题不大。 可摊子更大了,精锐化如何保障?光从人员上来说。每年特战旅大量的新兵就让不少人头疼,虽说这些新兵大都人高马大,可也不一定合适干特战啊! 莫头疼,办法还是有的。 其一:特种训练营。一般的新兵3个月下连,在陆军部分特战旅,新兵必须要在旅设立的特训营中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才会下连,此举变“各连自训”为“先训后补”既能落实训练标准,又能整合新训骨干资源,有效缓解新兵训练工作对作战分队军事作训的冲击。 其二:选调老兵。今年4月,陆军从数百个荣誉营连集中选调特战和陆航专业士兵,使得骨干力量补充到特战等新型作战单位,缓解其对高素质兵员的紧张需求。 人员素质问题尽量解决,已知(肯定还有别的)的这两招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特战旅人的问题;而久为人诟病的装备方面呢? 一顶钢盔一把枪,一条绳子一把刀。很多时候,我军特战是这样的面貌,甚至不穿猎人迷彩的时候与老步们看不出啥区别(好多人对我军特战的怨念就是行头土、装备差)。 不过细心的人总会发现些点滴变化,为啥特战旅新装具(倒不一定好)五花八门?为啥特战旅头盔样式变了?为啥特战旅老枪改动大,新枪附件多? 其实这些变化一直存在,而且公开报道的越来越多,其背后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过程可能不明显,但量变达成了质变就是另一会事儿了,所以,相对理想化形象的特战会到来的,而且我敢肯定,时间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如果人的问题和装备的问题都尽可能解决了,我军特战部队的战斗力起码会上升几个档次。另外随着我军情报支援体系和陆航等投送力量的不断壮大,特战部队背后的支援体系也会更给力,这对特种部队战斗力的增强也是利好的。 说了这么多,有一点我没说到,也是大家很关心的:类似英军SAS、美军三角洲、俄军SSO那样的特战我们有没有?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我们只能说可能有。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有少量信息,但不能确定是因为没有官方确认。 信息一:公开报道称有单位曾在西部战区陆军某特战旅中选拔作战队员,能在特战旅中选人,这个单位级别可想而知;而选特战,而且是精锐特战的单位又是干啥的?总不能是种菜喂猪的吧! 信息二:陆军从荣誉营连选调特战、陆航士兵的报道中曾提到“在特战专业选调士兵中,主动申请到某大队服役的高达70%以上”,我现有特战旅时旅营制,哪来什么大队。可既然这个大队是特战性质,那它应当在现有特战旅之外,而且其受欢迎程度相当高,可见其绝非普通单位。 所以中国版的“三角洲”未必就不存在,如果存在,联系到我陆军个特战旅也打造有突击队的现实存在。那么我们也可以下个结论,那就是我们的陆军特种部队也是走了大面铺开,兼打造精锐分队的路子。 因此说看问题得看开,别一下就被15个特战旅搞得晕头转向,他们是客观存在,不会凭我们个人好恶在短期内消失。我们能讨论的是其如何建设得更好,当然了这也是军方的考量和努力。 当然,该有的,我们都会有的。既看需要,也看时机,而今正是新旧变换的时候,城头变幻大王旗,或许不久的将来,一切都将明了。 |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1-23 12:08 , Processed in 0.024045 second(s), 1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