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梅因”级重型巡洋舰是美军在二战时期为日本人设计的,尽管服役时间较晚没有将203口径炮弹倾泄在日本人头上,但是这种20900吨排水、1799名舰员的巨舰一直服役到越战时间。“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USS CA-148)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重型巡洋舰,1972年参加越南战争期间,舰上203毫米主炮一枚引信自爆引起了大火,险些葬送了这艘大型巡洋舰。经过全体船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将大火扑灭,只造成20人残废,经过修复后又重返越战前线。 “后卫-2”战役轰炸北越部队。“纽波特纽斯”号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重型巡洋舰,拥有比当时其他舰艇更大的火力覆盖范围,舰炮射程18英里,发射速度为每分钟90发,炮弹重260磅,在舰炮支援作战中威力巨大。1972年4月13日,“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从母港弗吉尼亚州诺福特基地出发参加越战,从5月11日开始,“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使用8英寸舰炮轰炸广治省(Quang Tri)附近的北越部队掩体和部队。 1972年10月,美国试图结束越南战争,在巴黎与北越进行了停火和谈。为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应对北越发动的东部攻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发起了“后卫-2”大规模轰炸战役。“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上的火力是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天的准备之后,“纽波特纽斯”号开始了它的“后卫-2”之旅。 9月30日晚,“纽波特纽斯”号发射了34发8英寸炮弹和9发5英寸炮弹,完成了当天第三次轰炸任务,水手大部分进入休整状态。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船员都能在白天或夜晚的轰炸声中睡去,但是他们对舰炮声非常敏感,可以听出炮声的任何变化。 “转动炮塔二层着火了”。凌晨1点钟,二级机械军士查尔斯·帕金斯在睡梦中被惊醒,他发现一个8英寸口径舰炮的炮塔发出了异常声响。随后他在1号扬声器中听到警报,“转动炮塔二层着火了!全员警戒!全体船员进入战斗岗位或到舰尾甲板集合!” 最开始的几分钟,军舰陷入了混乱。根据“纽波特纽斯”号的航海日志记载,舰长威廉·扎特曼上校绰号“齐克”,在1时04分赶到了舰桥,在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场景象。当时的舰桥作战指挥官英格夫·卡兰德海军中校回忆:“我看见爆炸的火光,炮管和炮塔冒出滚滚的黑烟,非常明显发生了事故,越来越多的人聚焦到炮轴线,可能是一枚8英寸炮弹在二层炮塔主炮的炮膛中过早爆炸,然后又引爆了弹药起卸机上的几箱炮弹。 炮手兰德尔·理查德·乔丹已经在炮塔上工作了几个小时,当时正在修理发生故障的主炮弹药起卸机上的微型开关,花了一段时间清除油垢之后,1点钟左右他刚好修好了开关。这时他打算出去抽支烟休息一会,他走出左舷舱盖,沿右侧舷梯爬下,正当他准备点燃一支香烟的时候,突然感觉一股气浪吹向他,爆炸的冲击波把他掀翻在甲板上。几分钟之后,乔丹恢复了知觉,看到一群船员正在拼命地试图打开舱门。乔丹看上去十分惊恐,发出痛苦的尖叫,手上的皮肤都被大火烧掉了。 高压水枪扑灭明火。舰员们当时并不知道舰艇的受损程度,官兵们本能地组织起来,运用学过的技能迅速灭火。根据军舰的航海日志记载,准尉保罗·艾伯利特斯基和船体技术军士长罗伯特·哈洛威率领第1维修队首先赶来营救。他们于1时07分到达炮塔,首先检查了炮塔的电力系统,确定安全之后,他们试图进入船舱后隔离墙。1时08分,他们打开了被卡住的门,浓烟像巨浪一样冲过他们的头顶,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救援行动。损害管制中心发出了高温预警,这个预警表明炮塔内已经起火。 1时26分,扎特曼上校命令第1维修队使用软管水龙头向弹药库和主炮喷水,炮塔前面的人员全部疏散。根据官方记载,他们首先检查了炮管,看看是否已经装填炮弹。三级机械军士唐尼·弗里曼听到麦克风正在呼叫,“所有戴氧气面罩的船员到二层炮塔报到”,当他匆忙赶到的时候,消防员已经开始用高压水龙头向炮塔喷水灭火了。弗里曼本来就是一名冲洗喷嘴操作员,虽然他当时只有19岁,虽然他觉得非常害怕,但是他马上加入了灭火行列。弗里曼回忆说:“当时的气温很高,能见度也很低,没人知道火炮和炮塔发生了什么情况,我不记得我在火场待了多长时间,但我猜应该有15~20分钟,后来我就被替换下来。之后的34年我一直在灭火部门工作,但是从没有像那次那样害怕,现在我似乎还能闻到人肉被烧焦的味道。” 30分钟之后,大火被扑灭,消除了军舰被毁的威胁。舰员们担心发生其他爆炸,二层炮塔的危险管制工作仍没有结束。听到1号麦克风呼叫时,船体保养三级技师默尔·邦纳刚刚下岗躺到铺位上,他和同寝室的战友、救火员威廉·圣苏西从床上跳下,跑向他们的作战岗位,在那里他们遇到了船体保养高级技师威廉·海耶斯,也刚刚从他的上士房间里跑出来。根据官方的事故调查报告,海耶斯辩认出浓烟是炮弹爆炸产生的,而且对身体有害。海耶斯和第2救援队的14名船员戴上氧气呼吸机前往炮塔支援。 全力救治伤员。大火被熄灭后,第2救援队到达炮塔,这时高压水龙头已经关闭。时间已经是凌晨2点钟,救援队进入炮塔,下到第2层,有人寻找着火点,有人负责用滑轮车运送尸体,默尔·邦纳在炮塔里待了几个小时,期间多次更换了氧气面罩的过滤罐。 帕金斯是舰艇医务室的一名士官,当他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空气中布满了令人恐惧的绿烟,经过密闭的通道迅速进入了通气系统。帕金斯在烟雾中缓慢前行,这时有人敲响了医务室通往炮塔的门,他打开了门,一个吸入大量浓烟的厨师倒在了他的怀里。帕金斯拼命地摇晃他,并把他送到了舰艇医疗组,但是他吐了几口血之后就死在了他怀里。之后的2个小时,帕金斯在医务室里感到震惊和绝望,但是他会出现在任何他能帮忙的地方。后来,帕金斯被派去协助从驾驶舱运送尸体,那里的气氛同样沉重,他和同伴用双层床单将尸体一具具包裹起来。直到这时,他才能闭上眼睛记起一些细节,“那天晚上我们很年轻,但是我们快速成长起来。” 海军二级看护兵格雷格·麦克高里听到警报的时候刚刚入睡,很奇怪并没有听到爆炸声。格雷格·麦克高里回忆说:“我飞快地穿上裤子跑到了医疗室,和其他先期赶来的战友共同战斗。”难闻的气味让人咳嗽和窒息,麦克高里与军医和其他看护兵一道,为受伤人员输血、注射、敷药、处理烧伤、进行手术,一共救活了12个人。后来,他们把21名伤员转移到新奥尔良号两栖攻击舰(LPH-11)上,那里有更大型的医疗设施和更多的医务人员。那天晚上麦克高里失去了很多朋友,但是他连续工作了48小时,为250名船员进行了检查和治疗,期间只休息了4个小时。 备用引信引发惨案。一个月后,退役海军中将K·S·马特森和L·M·马斯汀起草了完整的事故调查报告,认为爆炸原因是一个备用引爆信管故障,过早引爆了炮弹。引信制造商贝尔米特火药公司和负责质量检测的国防合同管理局(DCAS)、海军军械系统司令部司令官被认定负主要责任。美国海军当时的军械采购采取分散式管理模式,由于多个司令部之间的责权分配不够明确,这次事故之后,海军军械系统司令部全权负责军械采购,涵盖设计、采购、测试和全寿命周期的技术管控,对所有军需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每个生产环节合格率都达到100%。 当晚的事故中有20人丧生,上下两层炮塔中的所有船员都因吸入浓烟直接死亡。氯气、光气和无烟火药气体传遍整个船体,造成36名船员因有毒气体不同程度受伤。三级水手长克雷格·贝尔德是在炮塔中生还的人,爆炸发生时,他和其他4、5名船员在炮塔最底层(5层)的弹药操作间内,爆炸的冲击波把他从椅子上摔到了通往存贮炮弹的第4层的梯子上,但是并没有把他击昏,空气中立刻弥漫起浓烟,达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状态,如果不马上逃出舱室,就可能吸入大量浓烟,他迅速收拢所有人员,从安全舱口逃出舱室。 这时走廊里也马上充满了浓烟,贝尔德作为海军高级士官,迅速指挥人员冲到最上层甲板呼吸新鲜空气,然后他离开队伍,独自到舰桥向军需官汇报生存人数。混乱中,水手约瑟夫·格里萨夫误以为贝尔德还留在弹药操作间,又返回寻找贝尔德。由于吸入过量浓烟,约瑟夫·格里萨夫在2天后牺牲。当时的火势如果再往下延伸1层,扩散到弹药操作间,结局将是灾难性的。弹药操作间顶部的装卸天窗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也能引起弹药库爆炸,如果那样的话,整船人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历经修复后重回战场。凌晨3时,舰艇恢复动力,一级无线电技师理查德卡·米希尔向第7舰队发送了第一条信息,报告发生了爆炸事故。7时43分,军舰出发前往苏比克湾进行维修,12时开始进行损害评估。10月3日,ABC播出了军舰爆炸事故的新闻,但是随后很少有新闻再报道这次事故。之后军舰一直在菲律宾停泊,直到10月20日重返前线。11月28日,“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返回美国,从5月参战后该舰一共发射了28295发8英寸炮弹。 那场灾难在许多船员心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他们大多数仍然深深喜爱那艘战舰。三级电子技师约翰·诺尔斯这样形容“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她非常美丽,像一个优美的妇人。我们不把武器扛在肩上,我们吃住在我们的武器上,我们知道军舰将照顾我们,她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1-1 22:31 , Processed in 0.034779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