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Air Force of the CPLA)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 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空军经历了从“杂牌军”到“现代化”,从简单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程。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同回顾过去70年间,我空军主力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一、歼5——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歼-5仿制自前苏联的MIG-17,北约代号同为"Fresco"(壁画),是一种单座单发机头进气的后掠式中单翼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使用一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由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1956年7月19日清晨,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战斗机在东北某机场腾空而起,这架机身前部印有鲜红的“中0101”字样的银白色歼击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掌握喷气技术的国家之一 歼-5为解放军开拓了喷气战斗机的先河,打下了解放军驾驭喷气战斗机的基础。歼-5的主要改型包括夜间型歼-5甲、以及教练型歼教-5。 二、歼6——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 歼-6,仿制自前苏联的MIG-19(上图),北约代号同为"Farmer"(农夫)。 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歼-6生产了近4000架,远超过该型飞机于苏联的数量。 1986年停产,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序列当中,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当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从1964年到1968年,歼6战机共击落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该机同时出口到了许多国家。2010年6月12日,国产歼6飞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 研制历程: 1955年3月,苏联米格-19才装备部队;1956年6月二机部和四局就计划开展米格-19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及其发动机的仿制,并且进行了一些生产准备工作。1957年9月,聂荣臻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去苏联谈判转让军工产品制造问题。10月中苏两国签定协议,由苏联向中国出售米格-19飞机的制造技术,并提供全套技术资料、样机和部分散装件、成品附件。在签署许可生产协议的时候,中国选择米格-19P作为仿制型号,购买了该型飞机和发动机的整套图纸,并定点在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黎明发动机厂生产。按照1957年协议,苏联于1958年上半年陆续将米格-19P的图纸发到沈阳飞机制造厂和黎阳发动机厂。当年8月仿制前期准备基本完成,遂正式开始仿制工作。仿制的米格-19P在国内被称作东风103,这是当时国内航空工业提出发展的一系列“东风”型号之一。 三、歼7——我军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 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仿制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上图为米格21)。 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歼-7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大量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场前线制空权,也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属于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歼-7战斗机页曾批量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 研制历程: 1961年中苏签署协定,授予中国米格-21F-13飞机及R-11F-300发动机的制造特许权,包括全套生产技术资料,飞机、发动机散装件,以及当时国内缺少的成品、原材料。1961年3月30日,以刘亚楼为团长,徐昌裕、丁仲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经与苏联政府谈判,签订转让米格-21及其发动机和卡-13(K-13,北约代号AA-2“环礁”,仿制中国转交的美蒋AIM-9B“响尾蛇”导弹而成)空空导弹制造技术的有关协议。1962年5月18日,航空研究院与航空工业局发出《关于共同组织米格-21飞机技术摸底,为仿制及进一步自行设计做好准备的联合指示》。歼-7的原型机于1964年初开始生产,1965年11月完成机体静力试验。第一架生产型歼7,象早期制造的歼7一样,由沈阳飞机工厂制造,并于1966年1月17日,首架歼-7在沈阳飞机厂首飞。1966年12月国家验收,1967年小批生产。1968年转至黎阳公司试制,1970年开始批量生产。首翻期为100小时,总寿命300小时。1980年后涡喷-基型基本停产。 如今,歼7已经开始逐步退出我军现役部队。 四、歼8——世界上最后一款二代机 歼8战斗机(歼-8或称J-8),昵称“空中美男子”,北约命名为“长须鲸”(Finback),是我国基于MiG-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发而成的高空高速歼击机。 歼-8原型机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1979年完成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服役;由于早期歼-8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沈飞于70年代末开始研制歼-8的全天候型,改良火控雷达等电子设备;机舱盖、座椅、氧气系统和组合仪表重新设计,改装武器系统等,成为歼-8Ⅰ型战斗机(上图为歼8原型机)。 F-8Ⅱ型飞机(歼8II)。歼8II战斗机是在歼8基础上发展的全天候战斗机。采用两侧进气方案,突出中低空作战能力。1984年首次试飞。 研制历程和使用情况: 1965年5月17日,总参谋长罗瑞卿批准了新歼击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和研制任务。飞机命名为歼-8。沈阳飞机厂从1965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歼-8飞机试制的准备工作。1969年7月5日,歼-8飞机进行首次试飞。上午9时半,试飞现场总指挥、空军副司令曹里怀命令放飞。飞行员尹玉焕驾驶着歼-8飞机两次通过机场上空后安全降落。中国解放军在2011年10月开始退役歼8。因为其1969年首飞,但直到1980年才正式服役,等到服役时已经属落后,所以生产总量并不多。由于歼8机动性较差,所以如今大多被用于执行侦察和电子战任务。截止2011年初,中国大约有300架歼8还在服役。 五、歼10——中国第一种国产第三代战机 歼-10 歼-10战斗机(英语:J-10或F-10)北约代号:萤火虫(Firefly)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自主研制的单发动机、轻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采用鸭式布局的的第四代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 200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4师132团第一批装备歼-10。 2009年11月5日,歼-10的1001号首飞原型机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首次以实机对外公开展出,并以图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歼-10的性能介绍。 歼-10飞机、太行发动机和新一代空空导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同时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航空发动机和导弹的国家,极大的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以说,歼十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航空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毫无疑问,歼十将在21世纪头20年里承担起保卫中国领空的伟大使命。 研发历程: 01号原型机1994年开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飞(已送至航空博物馆展出)依照惯例02号原型机用于地面测试。1999年12月歼-10开始在西安阎良试飞院进行飞行测试。 2002年6月首架装备俄制发动机的歼-10小批量生产型号首飞。中国官方公布2003年歼-10生产型正式交付。2003年12月歼-10双座型号原型机首飞(双座型原型机已送至航空博物馆展出)。 如今,歼10家族已经衍生出数种改良型号,最新款的歼10C已经全面装备我军。 六、歼11——我国生产的第一款三代重型战斗机 中国从1992年开始中国向俄罗斯购买及取得授权生产的Su-27SK(Su-27的外销版),由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建立生产线,俄罗斯供应主要零件与系统后建立生产与组装能力。中国先后引进了一百多架Su-27型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已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上图为苏27)。 1997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协议,从而使中国可以生产苏-27型战斗机。中国自己生产的这种战斗机被命名为歼-11战斗机。 在之后的生产中,沈飞开始用我军先进的电子设备替换俄国产品。中国歼-11战斗机采用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安装多个多功能彩色显示器,改进电子对抗能力,增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性能已经远超苏27原型机。成为我军目前的主力机型。 七、歼15——航母style! 歼-15(英文:J-15,中文绰号:飞鲨“Fēishā”,英文:Flying Shark,北约代号:侧卫D型,英文:Flanker-D)是中国参考从乌克兰获得苏-33战斗机原型机T-10K-3以国产歼-11战斗机为基础进而研制和发展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上图为苏33) 2015年12月24日,新一批歼-15舰载战斗机在海军辽宁舰渤海某海域进行舰机融合训练,飞行员驾机完成触舰复飞、阻拦着舰等多个课目训练。 如今,歼15已成为我辽宁号航母及未来国产航母的主力舰载机。 八、歼16——三代机的集大成者 歼16,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基于歼11系列发展而来的新型,多用途双座双发歼击轰炸机。该机外形参考机型为俄式苏-30MKK歼击轰炸机。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上图为苏30) 对歼-16进行的最重要的升级是增加了“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结合了俄制苏-30MKK战斗机的机身和空中格斗能力,以及西安产歼轰-7A歼击轰炸机的通用弹药,在载弹种类、数量上将超越中国现役的同类机型,推测其可以挂载除战略武器以外的所有空基发射武器,将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 歼-16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头盔式显示系统(HMDS)、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IRST),采用了一定的隐身技术,具备典型的“三代半”战机特性,综合作战性能比国内现役的苏-30MKK/苏-30MK2有显著提高。 九、歼20——我们自己的四代机 歼-20(英文:Chengdu J-20,绰号:威龙,北约命名:Fire Fang,译文:火牙/焰牙)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一款单座双发动机并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 歼-20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中国第四代战斗机,于1997年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22猛禽首飞的同年正式立项,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奋发努力和国家的大力支持,首架技术工程验证机于2009年制造成功,并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黄田坝军用机场实现首飞。 整个首飞过程是在歼-10S战斗教练机陪伴下完成的,历时大约18分钟,取得成功。在歼-20成功完成首飞落地后,试飞现场内外欢呼声一片,机场外的围观民众也接连放起鞭炮。 歼20的出现,使得我国开始具备世界一流空军的实力,能够和任何敌人进行同代同水平空中对抗。 十、歼31——我们的四代机,不止一个 歼-31(中国编号:J-31,代号:鹘鹰,英译:Gyrfalcon,英文:Shenyang J-31 )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沈飞)研制的第四代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 歼-31采用双发、单座、固定双斜垂尾、无鸭翼、蚌式进气道。具有高生存力:低雷达可探测性、低红外辐射特性、优异的电子对抗性能、低易损性设计;多任务能力:强大的目标探测和外部信息综合能力、优异的态势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视距多目标攻击和大离轴角全向攻击格斗空战能力、对地和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适应复杂气象条件和广地域使用能力;优异的综合保障能力;高性价比 目前猜测主要用途有三种:一是与中国重型隐形战斗机歼-20形成高低搭配,尽管军方没有立项;二是拟推出的隐形战机出口型号;三是发展为替代歼15战斗机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战斗机。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时32分,歼-31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四代机原型机的国家。 结语:从最初仿制到现在自助研发 我国的军工者们一直在努力着 期待我国的空军越来越强大,为祖国的安宁、世界的和平提供坚强的盾牌。 小编注:关于飞机的X代划分,俄国和欧美有叫法上的差异,如欧美四代机在俄国被称为五代。 出于称呼的统一和主流叫法,我们在本文统一采用欧美的战斗机代数划分。 未来,我们还将带来其他我国军力系列介绍。 |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1-24 09:59 , Processed in 0.037073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