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辽宁舰经过了长达9个月升级改造后,即将返回母港。它是前苏联第三代航母的二号舰、遗腹子,也是人民海军迈向航母时代的起点,在苏-33基础上,中国也自行研制了歼-15“飞鲨”舰载战斗机,那么问题来了,曾经威震五大洋的前苏联红海军,自己用过苏-33吗? 理一理时间线,作为苏-27的舰载改进型,代号为T-10K的苏-33“海侧卫”的确是诞生在前苏联时代。 它在1984年开始发展,1987年8月17日,由著名试飞员普加乔夫驾驶完成了陆上首飞,1989年10月31日,还是普加乔夫亲自驾驶,“海侧卫”第一次在当时还在试航中的“第比利斯”号航母上完成了着陆,第二天,成功完成了首次滑跃起飞,与“海侧卫”一同实现着舰和起飞的,还有米格-29K和苏-25UTG型舰载教练机。 “海侧卫”在1990年开始量产,1991年3月开始进行国家验收试飞科目,但就在这一年,这个存在了70年,曾在全球和美国叫板的国家和它所领导的苏东阵营,都不复存在了。 而在此时,原计划装备的苏-33的“第比利斯”号航母,在1991年1月匆匆服役,同年11月30日,它离开自己诞生的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厂,经博斯普鲁斯海峡北上,返回北方舰队的摩尔曼斯克母港,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永久降下。 俄独立后,更名为“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的这艘航母,直到1993年所属舰载航空兵团才开始接收苏-33舰载战斗机,1995年12月23日,它首度搭载了13架苏-33、2架苏-25UTG和11架直升机进入地中海远航,宣布自己形成战斗力,也就是说,苏-33在库舰上部署,已经是俄独立后好几年的事情。 所以,前苏联红海军真正意义上用过的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只剩下了一种。那就是4艘基辅级航母部署过的雅克-38“铁匠”垂直起降舰载战斗机,“铁匠”是与英国的“鹞”式齐名的垂起战斗机,是专门为基辅级航母研制的。 它在1970年9月完成首飞,1975年5月首次在基辅号航母上实现降落,1977年开始量产,1976年7月,搭载多架雅克-38的基辅号离开黑海进入地中海返回北方舰队,1979年2月,明斯克号载着5架“铁匠”离开黑海,回到万里之外的海参崴母港,都标志着红海军,真的进入了航母时代。 雅克-38及其改进型雅克-38M、教练型雅克-38U,从1977年到1989年一共生产了231架。 俄独立后,一直到2004年才彻底退役这一机型,比起“鹞”式战机,无法滑跃起飞的雅克-38性能要略逊一筹,作战半径仅有区区100海里,是名副其实的“甲板保卫者”,机载武器也只有R-60/AA-8“蚜虫”近距格斗空空导弹、Kh-23空地导弹、火箭弹等少数品种,事故率也比较高。 本来,雅克垂直起降战斗机家族中,有一个比“铁匠”强得多,创下首种实用性超音速垂起战斗机的雅克-141,也曾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标配的舰载战斗机,但“自由式”只是在巴库号(今天的维克拉玛蒂亚号)上短暂测试后,因为经济困难停止了发展,1992年英国范堡罗航展上精彩的表演,是它最后的绝唱。 |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0-10 07:06 , Processed in 0.040258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