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贝雷 本文为8090军事独家纵览公众号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如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公众号8090军事独家纵览及作者信息,并且在公众号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欢迎朋友圈及微信群转发本文,无需授权) 当我们谈到跨海登陆作战,聊起某些敌人的时候,网友们总是调侃:吃火箭弹的命,操东风的心。虽然是一句民间茶余饭后的闲聊,但还是能看出来这些年我军远程火箭炮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深入人心的影响。但是呢,远火并非我军的独创,美、俄也都是个中好手。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灵巧弹药&远火的总设计师杨绍卿先生所言。杨绍卿是我军远火技术、末敏弹技术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可谓是大佬中的大佬了。 我军远火营齐射↑ 最初的火箭炮可不是现在的这番风光,比较著名的早期型号有前苏联的“喀秋莎”,射程才8.5公里,单次单车发射16枚132mm火箭弹,主要战法是大集群发动火力急袭,力求在短时间内倾泻尽可能多的弹药量。“喀秋莎”第一次亮相就属于比较经典的战例,是在二战期间的1941年7月14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刚刚攻占了前苏联的一个战略重镇奥尔沙,正忙着利用奥尔沙的火车站将后方的补给运往前线。但就在这天的下午2点30分,前苏联不久前才试制出来的7门“喀秋莎”火箭炮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向火车站倾泻了112发火箭弹,发射完即撤出阵地,摧毁了这个运输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 红场上的“喀秋莎”↑ 见到火箭炮这种兵器这么好用——不仅火力迅猛,齐射时声音还特别震撼,自带威慑敌人效果,苏联在二战中就全面铺开了火箭炮的研制和生产,在二战后,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开始注重火箭炮的发展与应用,野战火箭炮的性能与威力得到了大幅发展。比如苏联在1963年研制的“冰雹”,1975年研制的“飓风”,1987年研制的“龙卷风”,美国1983年研制的M270,都是赫赫有名。其中,“龙卷风”最为突出,虽说研制于上世纪80年代末,但射程已经达到了70公里,简直丧心病狂。同类型纵向对比,美国人的M270在1995年改进后射程才45公里;同时代横向对比,同样研制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苏军2S19自行榴弹炮,发射普通榴弹时射程才24.7公里,发射增程弹也才30公里。 俄罗斯“龙卷风”齐射↑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技术的进步,美俄开始不满足于单纯的提升射程,而是想着锦上添花,不仅要打远,而且要打准,实现精确打击。这时候的远程火箭炮,发射的可不是传统的无制导火箭弹了,而是制导火箭弹,毕竟那么远的射程(现在动辄二三百公里),不制导的话,一路累积偏差,到了地方估计也就能给对面放个远远的烟花看一看了。俄罗斯采用了修正技术,不仅精度大为提高,而且把射程进一步延伸到了90公里;而美国人在精确制导技术上探索的更远,发展出了GMLRS制导火箭武器系统,GPS制导,射程70公里,能代替一部分陆军战术导弹的活计,在M109的火力圈以外提供支援,非常经济实用。 美国人的M270↑ 近十年来,我军的发展速度大幅提升,以前是跟跑美俄,现在已经超越了俄罗斯,和美国并跑。与美帝并跑这个评价是杨院士在今年的一次采访里提出来的,可信程度应该非常高,当然了我猜可能会出于谦虚或者出于保密考虑的原因,没有透露我们真实的水准。毕竟我们已经拿AR3、SR5这种利器往外卖了,而惯例是外售的武器是自用武器的上一代或者低一档产品……佛说得好,不可说,不可说。美帝现在努力的目标是近期把射程提到300公里,将来达到500公里,基本就是现在AR3达到的水准。因此,杨院士“与美并跑”的这个判断,应该是基于现在明面上的东西说的。 PS:美帝其实是有远火的技术储备的,只是以上地面压制火力需求不太大,毕竟人家有钱,武德充沛,天上有辣么多武直和战斗攻击机,第二受限于中导条约限制。从美帝最近发展的新型对地支援导弹就可以看出,对外宣称射程499公里是符合条约要求的新导弹,而研制厂自己暗示可以改改打到2400多公里。 AR3远程多管火箭炮,最大射程超过三百公里,而且弹种丰富,不仅能打远程制导火箭弹、巡航导弹,甚至能打“火龙”480A型750毫米制导火箭弹和TL-7B型反舰导弹。“火龙”480A型“火箭弹”(引号是我加的),射程290公里,弹头重480公斤,制导方式多种可选,基本型是惯导+GPS,如果客户有需要还可以选择毫米波/激光/电视/红外成像等末制导,简直就是个近程地地战术导弹。明面上还往外卖的东西都这样,真实的技术达到了什么水准,大家自己猜一猜吧,我还年轻,不想去喝茶。 本届珠海航展上展出的AR3↑ AR3配套弹药,右数第一个即为“火龙”480A,第二个为TL-7B型反舰导弹↑ 未来的火箭炮,还会继续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和数字化处理能力,实现火箭炮战术指挥控制自动化,使单门火箭炮变成以火箭炮为主体,集侦察、测绘、指挥、通信和机动于一体的综合系统;还得提高战略、战役机动性,未来的火箭炮将轻型化,以适应空运、空投,真正具有“停下就打,打了就跑”的能力,从而满足新时期的战争对远程支援火力机动性的要求。 |
强军战网 ( 苏ICP备16046128号-1 )
GMT+8, 2024-11-23 08:36 , Processed in 0.029302 second(s), 19 queries .